注册 登录
滑铁卢中文论坛 返回首页

风萧萧的个人空间 http://www.shuicheng.ca/bbs/?6191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风萧萧:同一世界 为何他人乐观我们哀忧

已有 160 次阅读2018-6-10 08:04 |个人分类:教育


风萧萧:同一世界 为何他人乐观我们哀忧  

  2013-09-11 22:04:19| 分类:原创 叫真, 辩是字号 

  风萧萧 网易博客 2013-09-11于加拿大

  http://frank-waterloo.blog.163.com/blog/static/2052390292013811958580/

 原名,《风萧萧:我为什么关注中国的教育》。

 2013-09-09,读过文章《安徽高三学生著文: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震撼,写了评论,以《风萧萧:老师家长协同孕育愁眉苦脸郁闷终生》为题,转载。本文就是截取自该文的评论部分:      

 多年来,我一直热衷关注中国的教育。自己时常想,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对教育这个与自己专业无关的问题感兴趣的呢?

 很多事情的起因也许是源自潜意识,模糊,很难言表。但是,对于关注中国教育这个问题的起因,我现在的感觉是上意识,清晰可述。

 我关注中国教育,是源自在加拿大的经历,是来自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同胞的见面礼仪与当地白人的见面礼仪的巨大差异的刺激、是来自同胞的愁眉苦脸与当地白人的开朗乐观的巨大反差的刺激。

 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也许是小时候家庭教育养成的习惯,与人见面,无论是熟人还是初次相见,都要热情打招呼。即使突然相见,来不及反应,不知说啥,也要摆手示意,笑脸相迎。

 在加拿大,相遇的同胞彼此从未谋面的太多,在国内时,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变成了严重问题,那就是,遇见同胞,我主动热情打招呼,很少得到回应。有些人,甚至头都不抬,好像耳聋没听见,照旧低头走过。

 而当地的白人,相遇时,虽然,彼此从未谋面的更是大多数,然而,不管熟悉与否,他们的绝大多数,都会笑脸相迎,主动打招呼。那表情,就像见到了多年的老朋友。

 设想一下,比较一下,您遇到一张笑脸和一张哭丧脸,友好的问候和低头不理,会是什么心情?在早晨上班的路上,一张哭丧脸,或者一个低头不理,会毁掉您一天的好心情。

 同胞与白人之间为什么产生这种差异,这一切,应归于基因和后天教育。所以,我开始关注中国的教育。寻找原因和改进方法。        

 2013-09-09 晚上10点多,发现《安徽1高三学生著文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震撼,这是毁掉好孩子正常人性的好例证。立刻转载,最初题为《老师和家长脑残 把好孩子逼疯》,觉得不确切,改名《风萧萧:老师和家长协同摧残好孩子》,还是觉得不妥,又名《风萧萧:老师家长协同孕育愁眉苦脸郁闷终生》。

 标题中的协同一词儿,我觉得很确切。家长和老师、家庭和学校做法一致,让孩子无处躲,无处藏。没有喘息的机会,如此,多面夹击,持续地、疯狂第锤打,直到大功告成......

 从《协同效应- MBA智库百科》和《协同_百度百科》两文综合协同一词的定义:

 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1971
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了统一的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协同现象在宇宙间一切领域中都普遍存在,没有协同,人类就不能生存,生产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前进。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

 看看,这协同效应多厉害。难怪乎,经过中国教育的孩子,成人后,少有心态乐观,多数哭丧脸。

 下面,就看看愚昧富人家长和智障老师,是如何把一个好孩子的乐观心态彻底消除,变成终生郁闷的哭丧脸。

 风萧萧:老师家长协同孕育愁眉苦脸郁闷终生

   --- 风萧萧 2013910 09:33 于加拿大

 

 转载一篇旅居西班牙的同胞的文章,看看旅居西班牙的同胞的情形是否不同?

 老外疑惑:同处异乡 华人碰面为何不打招呼?【转】

 本文转载自gl001eg的博客为博文《风萧萧:老师家长协同孕育愁眉苦脸郁闷终生》提供佐证。

 http://gl001e.blog.163.com/blog/static/55651315200792661134913/ 

 在西班牙街头,每每有华人从身边经过,西班牙友人就会问我:你们中国人碰面为什么不打招呼?他说在日本工作的时候,在街头碰到西方人,大家都会点点头说“hello”,尽管不清楚对方是哪个国家的,更不认识。这位友人发现,华人在异乡碰面时没有这样的习惯,大家一声不吭,擦肩而过。

  我有些汗颜,只好解释说,华人生性拘谨,这是有历史文化根源的。我们只习惯和自己人打交道,对陌生人总会下意识地保持距离。我跟别人素不相识,跑上去说你好,总有些难为情。

  我住在友人的公寓里,每次在楼道里碰见邻居,人家总会点头跟我说“hola”(你好),没有人把我当生人。起初,我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似乎挺受欢迎的,也许他们对我这个东方面孔好奇吧。渐渐地,我发觉,西班牙人同我打招呼,只是一个礼节性的习惯。楼里的邻居们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但在楼里碰面时,双方都会主动打招呼,决不会相看两无言地擦身而过,因为视而不见会显得很不友善。打一声招呼,好像破冰一样,气氛就自然了。

  当身处异乡、举目无亲时,你也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包裹起来,以抵挡陌生的寒流,这时,一个礼节性的招呼会令你心头一热。也许是受到了西班牙人的感染,我决定学习这种和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以实际行动来回应西班牙友人对华人的质问

  一次在街上,远远地看见一个华人。我开始酝酿感情,等对方走近。我正要点头微笑,进而说你好时,却发现对方已将视线移开……我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几次碰壁后,我的积极性严重受挫,还是不打招呼轻松些,反正谁也不认识谁。

  这种遭遇让我想起一位在比利时的好友。她总是主动跟陌生的华人打招呼,可对方的反应通常是漠然,甚至出现了被惊扰的表情。好友很尴尬。后来她发现,在街头亲切招呼她的,居然大多是陌生的韩国人。

  在中餐馆和便利店里,华人的表现也是相当拘谨的。服务员大多不苟言笑,没有人会对国内同胞的到来流露出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我到很少有华人出现的小镇的中餐馆里去吃饭,华人服务员见到我,也只是安静地拿出菜单。我本以为他们会好奇地问我几句:你从哪里来啊?是来旅游的吗?菜单上只有英文和西班牙文,点菜时,华人服务员只用西班牙文和友人沟通了几句,我有点儿被冷落的感觉。除了餐厅里龙飞凤舞的图案,我再也找不到其他让我感到亲切的东西。

  为人拘谨,本性使然。显然,在西班牙的华人大多没有学好入乡随俗这门课。独善其身,死守自己的圈子,造成了与当地社会的隔膜。勤奋创业,安分守己固然是华人的优点,却也让西班牙人误以为华人不热心公益,似乎只对赚钱感兴趣。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走向海外,世人正在通过这面镜子观察中华民族。除了杜绝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许,是时候改变我们的拘谨了。

阅读(172)| 评论(6) | 编辑 |删除 |推送 |置顶

转载

 

风萧萧:为培养女儿独立性 称自己不是亲妈13

Readers Comments on Putin Has to Say to Americans About Syria

 

评论

2013-09-15 09:01

侯雪艳

无语加无奈。

回复删除

http://os.blog.163.com/common/ava.s?host=frank-waterloo&b=0

2013-09-15 09:15

 风萧萧 回复 侯雪艳

    谢谢阅读和回复。

回复| 删除

http://os.blog.163.com/common/ava.s?host=woshihouxueyan&b=0

2013-09-15 09:17

侯雪艳 回复  风萧萧

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0.gif

http://os.blog.163.com/common/ava.s?host=wangju502438385&b=02013-09-13 04:57丘比特一世/爱人

推荐

来自网易手机博客回复删除

http://os.blog.163.com/common/ava.s?host=frank-waterloo&b=0

2013-09-13 07:37

 风萧萧 回复 丘比特一世/爱人

    谢谢阅读和留言。太悲哀了,是吧?

回复| 删除

http://os.blog.163.com/common/ava.s?host=wangju502438385&b=0

2013-09-13 07:44

丘比特一世/爱人 回复  风萧萧

太无语了

来自网易手机博客回复| 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5-19 13:42 , Processed in 0.01798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