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滑铁卢中文论坛 返回首页

风萧萧的个人空间 http://www.shuicheng.ca/bbs/?6191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

已有 290 次阅读2016-9-25 05:54 |个人分类:基辛格| 基辛格, 美国, 战略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修订版)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时间:海南出版社   作者:[美] 亨利·基辛格   页数:334   译者:胡利平,凌建平 等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修订版)
内容概要

  博学……他似乎将整个地球置于鼓掌之间,地球缓缓旋转,他精辟地阐释着面前的每一块大陆。
  ——斯坦·克拉克《商业周刊》
  基辛格再次帮助美国塑造外交关系……其陈述真实可信。书中充满精准的判断,偶然显现的深刻洞悉力令读者阅后扼腕称赞。
  ——迈克尔·埃里奥特《时代》
  离开白宫四分之一世纪后,亨利?基辛格仍是我们最具智慧的外交家。
  ——约书亚·穆拉夫奇科《华盛顿时报》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英文: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人、哈佛大学博士、教授,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有过多次热情的会见,并在197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战略性的反苏中美联盟的形成。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10月北京大学授予基辛格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论中国》、《大外交》、《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言李肇星
第一章 巅峰上的美国:称霸世界还是领导世界?
 国际环境的变化
 美国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美国与欧洲:民主世界之一
 大西洋关系的转变
 大西洋与欧洲领导权的变化
 欧洲一体化的未来
 欧洲一体化与大西洋国家之间的合作
 战略理论:欧洲军事危机的处理
 战略理论:导弹防御与大西洋联盟
 与俄罗斯的关系
 建立大西洋关系的新结构
第三章 西半球:民主世界之二
 地区革命
 新的挑战
 有走出混乱的途径吗?哥伦比亚方案
 西半球的美好前景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南方市场
第四章 亚洲:一个相互制衡的世界
 亚洲复杂的地缘政治
 对日关系
 对朝关系
 对华关系:历史背景
 对华关系:战略背景
 台湾与中国
 印度
 下一步怎么走?
第五章 中东与非洲:过渡中的世界
 阿拉伯—以色列冲突
 我们何去何从?
 美国与波斯湾
 伊拉克
 伊朗
 让非洲自生自灭吗?
 非洲的环境
 制订非洲政策
第六章 全球化的政治
 经济与政治
 危机管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政治演变与全球化
第七章 和平与正义
 美国的传统
 罗斯福与威尔逊
 新干预主义
 人道主义干预与国家利益:四项原则
 人道主义干预与历史背景
 普遍管辖权
第八章 后?时代的世界格局
 恐怖主义带来的新挑战
 大西洋联盟和伊拉克
 巴以冲突
 与俄罗斯的关系
 最后的话
结论
信息与知识
致谢
章节摘录

韦德里纳的观点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的大西洋政策摆来摆去,要么对欧洲颐指气使,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把欧洲当做一个小盟友,要么把它当做一次曝光机会,美欧之间始终没有过严肃的战略对话,部分原因在于美国从来没有花时间认真自我思考过。

如果需要磋商的话,每次都是做出决定后,才就决定的内容和一系列单方面的举措与欧洲磋商。
美国的单边主义源于可以修正的政策决定,而欧洲一体化对美国提出的挑战却是结构性的,涵盖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欧盟对自身的看法;欧洲一体化对大西洋关系的影响;美国对不同形式的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欧洲国家在确立自己特征时,受到了自身历史的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束缚。

几百年来,它们一直与一个由彼此竞争的主权国家组成的体系打交道,从中悟出了一点:在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取决于谈判者有多大的选择余地,或是别人认为他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欧洲人一向认为,外交就是平衡利弊,不屑把抽象的仁爱概念当做外交手段。

不过欧洲国家的历史经历并不相同,这反映在英、法、德三国对大西洋伙伴关系和欧洲一体化的不同态度上。

冷战期间,英国欣然接受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霸主地位,原因是它与欧洲大陆上的邻国有着极为不同的经历。

欧洲大陆国家的噩梦始终是一个强大的邻国会称霸欧洲。

对英国来说,对它独立的威胁始终是欧洲大陆上的一个强国称霸欧洲。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因来自大洋彼岸的援助而获救。

在英国人眼里,美国在战后世界中发挥的作用总的来说是好的,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始终是英国二战后,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交政策的主旨。

这种“特殊关系”不光是一种多情的姿态。

英国是一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国,几百年来,靠着锲而不舍地追求国家利益才得以生存下来。

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英国早于法国10年建立了一支独立的核力量,明确暗示它对美英特殊关系的依赖是有限度的。

法国既没有英语这一通用语言的优势,又没有英国合理的教育制度,因此它的外交政策不如英国实际。

法国领导人想造成一种印象,美国的让步是法国(或欧洲)政策的结果,其实美国在没有受到任何压力下可能乐于做出这些让步。

英国追求自身利益的方式是使自己成为决策过程中的一位重要成员,无视它的观点简直令人难堪。

法国追求自身利益的办法是令无视它的观点的人痛苦不堪。

英国把大西洋关系视为一项共同的事业,法国领导人则炫耀法国的独立自主,把大西洋关系当做是一场非输即赢的游戏,大西洋两岸注定有一方会占上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5-19 11:00 , Processed in 0.01655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