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滑铁卢中文论坛 返回首页

风萧萧的个人空间 http://www.shuicheng.ca/bbs/?6191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风萧萧: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已有 125 次阅读2018-6-10 07:16 |个人分类:教育


风萧萧: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2013-05-07 02:45:50| 分类:原创 叫真, 辩是

 风萧萧 2013-05-05 23:41:08 于加拿大

 http://frank-waterloo.blog.163.com/blog/static/20523902920134511418542/

 本文转载自梅梅老师《梅梅原创:课堂行为现状反思三则》

 看见梅梅老师的文章《梅梅原创:课堂行为现状反思三则》,很是感动啊。如果我们的老师都像梅梅老师这样,我们的教育该有多好。

 我以前就写过博文《风萧萧与梅梅老师话教育》。

 我对自己判断人的眼力很满意嘞。

  --- 风萧萧 201354 12:00 于加拿大        

 风萧萧与梅梅老师 在此文后的对白:   

 2013-05-06 10:17梅梅老师
  谢谢您如此关心中国的孩子,如此关注中国的教育,向您致敬!
  2013-05-06 10:26 风萧萧 回复 梅梅老师
  是您感动了我。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同胞都像您一样专注自己的事情,不搞歪门邪道,该多好。

 您的努力,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那就是社会的尊重。还有,相应的经济回报。作为出色的教师,国家也会有相应的待遇。
  2013-05-06 10:38梅梅老师 回复 风萧萧
  呵呵,怎么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呢?
  2013-05-06 10:46 风萧萧 回复 梅梅老师
  价值观相似,处世方式自然相似。
  2013-05-06 10:47梅梅老师 回复 风萧萧
  远方的知己.
  2013-05-06 11:07 风萧萧 回复 梅梅老师
  我们是知己。
  我的博文《总工夫妇与我》《与博友全力而维的对话》有我的工作经历介绍。

  梅梅老师老师的博客描述:

  我的教育理想:把学数学变成有趣的事 

   http://wdm3088.blog.163.com/

   

   梅梅原创:课堂行为现状反思三则 

     2013-02-28 10:39:50

   http://wdm3088.blog.163.com/blog/static/27790652013128103950559/

 梅梅的话每一次参与听课学习活动,都能引发对自己课堂的持续反思,收获颇多,记在这里,作为对自己的提醒和鞭策。

 牵着学生走还是顺着学生走?

这个问题貌似很容易回答:当然是顺着学生走!这是明摆着的,前者背后的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后者则是以学生为主体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几乎每位教师都可以脱口而出。然而,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在真实的课堂上,落实的怎么样呢?且不说平日的家常课,就是省市级的公开课上,牵着学生走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这些公开课,都是被名师和专家再三指导过、任课教师再三演练过的,课的设计自然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各种教学环节的设计无可挑剔。可是,在实施的时候,从细节处理上还是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比如有位教师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老师出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怎么求呢?

有个学生说:是底乘高(师板书:底乘高)

师说:这是你的猜测,我先写在黑板上。这节课就来验证好不好?

众生:

(师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谁还有别的猜想?

生:我觉得还可能是底乘底。

师:你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邻边乘邻边?

生:……(唯诺着,没说出话)

师:这是另一种猜测。

(师板书:邻边乘邻边)

在这里,让孩子经历猜测-验证过程的策略是对的,但在实施的时候,当孩子说底乘底

的时候,老师想当然你的意思是不是邻边乘邻边?老师没给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的机会,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在新课程重视自然生成的课堂,这样的行为显然不被认可。

在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成两部分,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第二组学生用折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第三组学生说,把平行四边形沿两个高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这三部分的面积的和。前两组的做法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老师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三组刚说完,老师问:

三角形面积学过了吗?

众生:没学过。

师:那不行,请回。(第三组同学讪讪地回到了座位,低着头,脸上露出很不好意思的神态)……

我设计的方案:

师:第三组的做法是不是转化的方法?

生:是

师:想到了转化的方法,非常好!再仔细思考,第三组和前两组的做法都是转化,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生:前两组的都转化成了我们会求的图形面积,第三组转化成了三角型面积和长方形面积,因为三角形面积没学过,所以用这个方法暂时求不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那么当我们在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转化成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面积。

师:真棒!转化的意义就在于把不会的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谢谢第三组同学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课堂资源!掌声送给他们!……我想,给同学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借鉴,同学们的掌声一定非常热烈,第三组同学的脸上一定会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微笑。

以上环节的设计意图,第一,充分利用了课堂精彩的生成资源,第二帮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转化思想的真正意义所在,第三,保护了第三组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舞他们今后继续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其中第三点尤为重要。

做接地气的教师

好的教师是接地气的,好的课堂设计必然是接地气的。接地气的说法来自老百姓,地气也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包含有根基、有人气、有人缘、有积淀等多层喻意。不接地气的教师虽然看上去很美丽,但其实是空中楼阁,沙滩的摩天大厦。 在教育行业,宣讲式教师的背后,折射出的就是教师高高在上、灌输式的教学、师生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有交流也是表面的,学生真情实感的内心流露缺失。

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和学生一起学习,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才能达到师生共成长。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是要老师真正的蹲下来说话,而是在思想上放低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不是宣讲式的高高在上,不是只顾自己表演。意识到这点,是因为我自己原来就是这么一种教师。上课就像演讲,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执行命令、布置任务和完成任务、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自然流露的内心情感交流几乎没有。自从我放低了自己,我找到了更多作为教师的幸福。课堂成了我和孩子们思想交流和共同学习提高的场所,孩子们有话特别喜欢和我说,逐渐的,我成了他们的大姐姐、大朋友。这种上课的状态学生喜欢,我更喜欢。

做学科素养丰厚的教师

学科素养丰厚不是一日之功。它非但不是一日之功,还需要终身学习、永无止境。如果把把课本知识正确传授给学生的教师算作合格教师的话,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教会知识的教师已经是好教师,而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并在知识的提升方面有点拨的教师,已经算作凤毛麟角的优秀教师了。下面,举个例子说说。

有一次外出听课,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了“圆的认识”一课。在揭示了半径的概念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半径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在各自所画的圆中画半径,限时30秒。随着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们埋头画了起来。可能是教师看错了时间,也可能是他想再整理一下教学思路,操作活动的时间被延长了许多……

随后,反馈开始了。

“老师,我画了21条。”

“老师,我画了30条。”

“半径可以画无数条。”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就在教师刚想将教学导入下一个环节时,他看到了几只还坚持举着的小手。

“老师,我认为半径是不能画无数条的。我已经快画满了,再画下去就画不下了!”

显然,这位青年教师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一时愣在了那里。所有的学生也都愣在了那里,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老师,我这个圆大,还可以画很多条!”

“老师,只要把铅笔削得尖一点,就能画无数条了!”

“我反对,铅笔削得再尖,只要不停地画下去,最后肯定会画满的!”

看到大家争执不下,教师只有搬出救兵:“大家翻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课后交流时,这位教师一再解释:“因为时间没控制好,才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当我们追问“圆的半径能画无数条吗”,这位教师也觉得“圆画得再大,笔削得再尖,只要不停地画下去,总会画满的”。
     作为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圆的半径有无数条”和“圆的半径能画无数条”并不是同一个命题。如果操作不当,学生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当冲突产生时,就对教师的数学功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显然要误人子弟。

还有一次,听了一节《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唯美、深刻、引人思考,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

课上有这么一个环节引起了我的思考。

老师请班内同学自由分组。

师:表达一下你们是一个整体。(每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

师:蹲下你们组人数的二分之一。(6个人蹲下了3个)

师:再蹲下站着人数的二分之一。(3个同学中,蹲下了一个,半蹲了一个)

师(对半蹲的同学)你为什么半蹲?

生:应该蹲下一个半,所以我半蹲表示半个人……

师:哦,用半蹲就表示半个人。

……

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半蹲”能否表示一个人的二分之一?分数的意义非常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才可以得到二分之一。用半蹲是否能表示把一个人“平均分”呢?很显然,不能。作为教师,应该非常明白这点。 那么这个环节的设计怎样改进,才能既达到训练目的,又不引起异议呢?真的要下一番功夫来设计呢!

我们经常把教学喻为艺术,所以我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情有独钟。我们研究教学导入的艺术,研究指导探究的艺术,研究练习设计的艺术……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却唯独忘了研究数学本身,研究那些貌似简单却内涵深刻的小学数学知识。作为一名承担实施新课程重任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经常问自己:“我懂数学吗?”还要不断反思:“怎样使自己成为一名懂数学的数学教师?”                    

博友在 梅梅原创:课堂行为现状反思三则 》一文的留言:

2013-0511小时前 风萧萧

转载此文,增加了评论,再次更名《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2013-05-06 05:37 风萧萧:

谢谢!转载了,《梅梅原创:课堂行为现状反思三则【转】》。

看看下面的评语,梅梅老师是不是感觉像喝了蜂蜜,心里甜蜜蜜。大家的鼓励,就是最好的奖赏了。对吗?

2013-05-06 12小时前  梅梅老师 回复 风萧萧

呵呵,很开心。但也是一种习惯,习惯了就不觉的了。

2013-03-27 01:17 zjh0102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梅老师真棒!

2013-03-27 06:03  梅梅老师 回复 zjh0102

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 风萧萧 - The Blog of Frank

2013-03-26 23:26 中语参 中旬刊

梅梅老师是一个肯思考和善思考的老师!

2013-03-26 23:29  梅梅老师 回复 中语参 中旬刊

谢谢肯定和鼓励

 2013-03-27 04:41 中语参 中旬刊 回复  梅梅老师

我们有一个他山石栏目,可以发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能看懂且对其有启示效用的非语文学科类文章。欢迎赐稿!

2013-03-11 02:40 zcsyxxwzz

梅梅老师是一位很用心、又很有思想的数学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2013-03-01 10:17 邱元栋

朋友您好!您的日志已被《莱州教育》管理员赏读并★★★★★推荐!

2013-03-01 02:12 燕儿飞

做科学素养丰厚的教师,我想是每一位追求进步的教师的努力方向。

2013-03-01 02:54  梅梅老师 回复 燕儿飞

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 风萧萧 - The Blog of Frank

2013-02-28 21:39 一枚棋子

好文章,对俺媳妇对口专业。转载走,了。可以吗,商量下。要是就手抄一份。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 风萧萧 - The Blog of Frank
2013-02-28 22:00  梅梅老师 
回复 一枚棋子

欢迎

29913-02-28 07:10 天行健

这样的反思才是最接地气的反思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 风萧萧 - The Blog of Frank

2013-02-28 06:40 我心飞扬

 “做学科素养丰厚的教师,这一点说得真好。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 风萧萧 - The Blog of Frank

2013-02-28 06:25 曾桂长

是一位评课的高手呀!致敬!认真研究教学的梅梅老师 - 风萧萧 - The Blog of Frank



阅读(138)| 评论(0) | 编辑 |删除 |推送 |置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5-19 08:56 , Processed in 0.02014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