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9|回复: 0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为何特别感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9 03: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宗国

曹雪芹在叙事文字中有机地嵌入了大量诗词赋曲、歌谣联对,这在传统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它对提高《红楼梦》的艺术情致和品味起了很好的作用。而在这些韵文中,曲演红楼梦的十二支曲子又特别令人感动,它使整部小说和人物故事如歌行板、荡气回肠。人们无论是读《红楼梦》原著还是看改编的影视,往往都对这十二支曲子特别感兴趣,读者念念不忘,而影视剧中的有关歌曲很快流行,至今还在广泛传唱。那么,这一套曲子的艺术魅力从何而来呢?

我认为它跟借助了散曲的艺术表现力有很大关系。

《红楼梦》第五回里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演上来。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方歌了一句,警幻又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这就说明,曹雪芹是按照散曲的调式和规格而翻新创作的一套曲子。

散曲起于元曲,元曲盛行于元代,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宋代产生的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每本以四折为主,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则盛行于元、明、清三代,又分北曲和南曲,是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散套和小令两种。散套又称套曲、大令,其体制特点也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散套除了没有宾白之外,同杂剧中戏曲折子一样是可以演唱的,曲演红楼梦就属于散套,所以警幻仙姑说 “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宫调是指调式,由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所以警幻仙姑说“又有南北九宫之限”。

曲演红楼梦中的那些曲子都有曲名,比如《终身误》《枉凝眉》等等。这些曲名也可以看做曲牌名(一般是在曲牌之后标明曲名)。曲牌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套曲中还包括带过曲,也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演红楼梦这一套曲子就是由《终身误》等十二个曲牌和开头的《红楼梦引子》以及结尾的《飞鸟各投林》两首带过曲组成的,实际上十四首曲子。

不过,曲演红楼梦里这些曲牌名都不是历代杂剧和散曲中流行的曲牌名,而是曹雪芹概括人物命运自己新创的。所以警幻仙姑说“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 “或咏叹一人” “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 警幻仙姑还说“即可谱入管弦”,是说曹雪芹新创的这些曲子都是符合散曲调式的,至于调式的具体解读,还得有关专家加以研究。我想曹雪芹固然多才多艺,在词句韵律方面灵活运用不成问题,但他不一定会谱曲,很可能调式还是沿用的流行曲牌的调式,只不过曲牌名和词句是他新创作的。我不懂音乐,对散曲调式了解不多,但我知道现在昆曲还有传承,而湖北长阳地区至今还有人会演唱南曲,昆曲、南曲和北曲的调式有区别,也应该有联系。曹雪芹写的是北曲,也是可以参照研究的。如果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或许可以在红学中形成一个新的分支“红曲学”。

《红楼梦》中除了写到散曲中的套曲曲演红楼梦之外,还写到散曲中最为文人喜欢运用的小令。关于小令,最著名的当然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藤老树昏鸦……”。其实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赴宴,就唱了一首时新的散曲小令:“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曹雪芹没有交代曲牌,我们姑且叫《红豆咏》吧。这首小令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被改编成歌曲,由王立平作曲,王洁实和陈力演唱。

总之,散曲既具有戏曲音乐属性的乐谱,可供演唱,又具有文学属性的歌词,可供颂读咏叹,因而声情并茂、生动形象。散曲在词句上突破了词的定格,不分上、下阕,在句数、字数上也打破了词的限制,可以大量使用衬字,特别是可以把日常口语入句,显得生动活泼,雅俗共赏。这些都使散曲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确实发挥了散曲优美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具有创新特色。脂砚斋在批语中一再称赞,说《终身误》“语句泼撤,不负自创北曲”,《乐中悲》“悲壮之极,北曲中不能多得”。而现今的散曲研究者也一致认为曲演红楼梦是清代散曲(北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当然,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之所以特别感人,最主要的还是内容好,词句精彩。但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赏析文章做了介绍,我这里就不必多说了。我想强调的是,这一套散曲暗示出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归宿和大结局,所表达的思想虽然具有宿命论的悲观色彩,但这种痛彻人生的命运感,这种对生命的深情咏叹,极大地增强了这部小说的悲剧氛围,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的一曲最悲凉的挽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法律申明|用户条约|隐私声明|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www.kwcg.ca

GMT-5, 2024-4-29 15:16 , Processed in 0.03188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